近几年,使用双离合变速箱的汽车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特别是自主车领域,长城、吉利、长安、上汽、广汽...主流的品牌基本都有双离合变速箱车型“服役”。说句不好听的,所有的自主双离合变速箱都解决不了低档位换挡闯动的问题。与换挡逻辑不够聪明不同,闯动问题并不是太大难题,只要换用湿式离合器,闯动问题、过热问题、承受扭矩问题...都会迎刃而解。
本期我们就讨论一下,干式与湿式双离合变速箱,在结构、性能和可靠性上究竟有哪些差距?
结构上的差异
双离合变速箱可以分成三个部分:
控制模块、双离合模块以及离合器模块。
控制模块负责智能控制变速箱升挡/降档,决定了变速箱的风格和智慧,注重燃油经济性的,升挡很积极,始终让发动机保持在低转速,注重性能的,降档很积极,发动机容易飙高转速,提速猛。聪明的变速箱能准确理解车主的意图,快速加减档位,达到“人车合一”,笨的话,逻辑混乱,人机工程很差。这些都有变速箱的控制模块决定。
先人一步,get更多独家资讯
双离合模块主要就是变速箱的齿轮组结构,负责执行控制模块升降档指令,因为其结构上与传统的行星齿轮AT不同,始终有一个档位处于“ready”状态,所以能够做到快速反应,大大提高档位的切换速度,且动力损失少,这就是双离合变速箱相比6AT最大的优势。
干式离合器
湿式离合器
双离合变速箱的双离合模块有两种,一种是干式,使用干式摩擦片作为离合器,一种是湿式,使用液力变矩器作为离合器。干式离合器通过多片金属摩擦片进行动力传输,摩擦片被压得越紧,传动比例越高,摩擦片被压死,满额传动,摩擦片分离,传动中断。而湿式的主动盘和从动盘的连接是靠封闭空间里面油液润滑,油压越高传动比例越高。
下面主要说说这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。
响应速度
干式离合器是通过金属片的直接接触传动,动力传输更直接,金属片被压紧,传动比例升高,效果直接显著;而湿式的则要通过油液作为“中间人”,从主动盘提速到油液离心力增大,再到从动盘提速,多了一套程序,所以,响应速度会慢一点。
传动效率
从离合器的结构我们就能看出,湿式离合器的结构要更复杂一些,复杂的结构就意味着更高的能量损耗,所以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传动效率要低一些,占用了更多的发动机动力,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,也就意味着油耗会更高。
承受扭矩
干式离合器的金属摩擦片是承受不了太大的扭矩的,如果收到太大的应力冲击,很容易导致摩擦片的损坏,所以,干式离合器只能用于小排量低扭矩输出的车型,甚至,某些车型为了适应干式离合器,刻意将发动机在低档位的扭矩输出,为的就是保护变速箱离合器。
湿式离合器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,小到1.5L排量200N˙m的家用车,大到6.0L排量过1000N˙m的超跑,都可以胜任,甚至在很多上万N˙m大型柴油机、电动机上,我们都能看到湿式离合器的应用(名为液力耦合器)
散热与安全
干式离合器最大的问题在于散热,在档位切换时,主/从动盘存在的转速差,全部被金属摩擦片吸收并转化为热量,因为是干式的,只能自然冷却。长期巡航时,感觉不到其弊病,一旦处于交通拥堵路段,频繁在1/2/3档位切换,热量累积速度大于散热速度,就会使离合器温度骤升,进而过热保护,车子抛锚,等温度降下来,车子又可以愉快上路了。
湿式离合器可以通过液油进行热传导,主动盘和从动盘不直接接触,即使有转速差,也不会产生摩擦热量,因为液油始终处于高速流动状态,所以热量分布也更加均衡,在汽车上低扭矩、低转速差的机械产品上基本不会出现过热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