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文章
如何打造汽车后市场B2C的壁垒?重获市场青睐
2016-11-09 14:48  
wx: didiche_cn  核心提示:  数据显示,截至2015年底,中国汽车的保有量突破1.7亿辆,2015年汽车的年销量为2459万辆。2016年中国汽车的销量增长约为8%,

  数据显示,截至2015年底,中国汽车的保有量突破1.7亿辆,2015年汽车的年销量为2459万辆。2016年中国汽车的销量增长约为8%,且接下来几年基本维持在6%-8%的增速。每辆汽车维修、保养的需求都是刚需,2015年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就已达到8000亿元,截至目前,汽车后市场市场规模已达两亿元,如此巨大的蛋糕,究竟会花落谁家呢?

  资本寒冬已过,春季还远吗?

  汽车后市场初始阶段,以O2O轻资产的模式获得VC青睐,短短数月形成井喷式发展,但好景不长,当时博湃养车估值6亿,最终还是出现在死亡名单中,导致汽车后市场的资本寒冬的到来,所谓的资本寒冬在笔者来看,投资人回归理性,车后项目无法实现自我造血功能,时至今日,车后资本寒冬已过,春暖花开季节即将来临,可问题也频频呈现,为何会提到资本寒冬已过呢?如今的车后项目以及企业,当初的轻资产已无法正常的运作,死亡必然是早晚之事,那么,现在的车后项目必然是重资金投入的B2B/B2C等,以及直营连锁/加盟的方式,这也是为何VC再次进军车后领域的原因。那么笔者今日就和各位聊聊,如何打造车后B2C行业的壁垒?迎接花开的那一刻。

  加速车后布局,真的准备好了吗?

  首先,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,如今的车后B2C平台是在传统汽车行业的服务升级,而不是颠覆或改变,因为你不可能具有滴滴如此强大的背景资源,作为一家车后B2C企业如何打造行业的壁垒,形成良好的自我造血功能,以及再获VC青睐,我相信每家创始人都有一番不同的见解与实战经验,笔者预言,2017年车后市场将再次进入水深火热之中,相互追赶与拼杀,但问题是,你要确定自身的项目的方向是绝对OK的,其次能够保障资金链不受影响,方可加速车后的布局。

  重金投入,如何优化数据、供应链?

  自滴滴与阿里进军汽车后市场后,车后市场愈演愈热,它们的进军,也让笔者开始看重车后大数据,滴滴拥有强大的用户数据,阿里拥有非常棒的车型(配件)的数据,如果作为车后企业能够将用户数据+车型数据进行完美的结合,必然会赢得车后的市场蛋糕,为何从数据的角度,笔者单独会提到这两点呢?作为车后企业,用户量的大小,某种程度会决定用户的认可程度,也是因为拥有强大的用户人群,才可精准的得出用户的需求,依据用户的需求,来做产品的布局,以及互联网营销。当我们已掌握精准的用户需求后,再依据用户的消费习惯,进行产品买卖,通过产品的交易,我们可精准获取,车型的保有量、服务项目的需求,最终形成产品闭环效应。

  如今车后虽是重资金的投入情况,但也有不少企业选择了走近路,例如某公司的加盟直控、千城万店等,为何笔者相对不太看好这样的车后企业呢?

  1、你不具备阿里、滴滴强大的数据支持

  2、将服务交给加盟合作店,无法精准的掌握用户信息反馈与需求

  3、对于服务的项目过程,无法精准的进行责任划分与监管

  4、所以的合作/加盟店,作为总部无法实现大量的到店导流服务,因总部用户基数有限

  对于这样的企业,真的可以立足车后吗?

  对于目前的车后环境,为何迟迟未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连锁线下店模式?一方面整体大环境不也许,一方面车后企业不具备全国市场的精准数据与用户需求,其次不具备完善的供应链体系,以至于今日,车后企业,大部分还以城市为主,全国布局为辅的形态发展。

  如何利用消费需求/行为,扩张生态链条?

  一个良好的车后项目必然是重资产的投入,且能够依据车后数据完成自我造血的功能,截至目前车后企业频频崛起,O2O已死,如今又开始玩B2C、B2B的模式,其模式来看,基本相似。那么,谁可以真正做到消费者的需求与行为画像呢?看似简单,可这些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短期内的成败以及企业日后的产品布局,从而延伸生态链条的布局。

  总结:

  车后从未有寒冬的出现,所谓的寒冬不妨多看看自身的项目,在当下时局,谁能拥有强大的车后精准数据,必然会形成行业的壁垒,达到别人无可效仿的城墙,车后企业的每一布局都将取决用户的需求与市场环境,假如在车后行业形成壁垒,还真的会缺少资金吗?还愁没有VC找上门吗?

相关文章